Lenovo Yoga 14s 1135g7核显版 超详细半年使用体验、优化技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1135g7 贴吧 Lenovo Yoga 14s 1135g7核显版 超详细半年使用体验、优化技巧

Lenovo Yoga 14s 1135g7核显版 超详细半年使用体验、优化技巧

2024-02-24 02: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言

这是一篇重制版的评测,基于最开始拿到这台机子时候的那篇文章,删除一些不必要的牢骚,精简一下内容,并且着重去讲解一些使用半年多以来变化的看法,以及新发现的优化技巧。

 压缩了还巨长无比,长不看警告

-原前言

凑着显卡涨价,我终于有机会对我的PC使用模式来一次彻头彻尾的更新,从ITX+轻薄本转换到轻薄本+显卡坞。

在经过仔细的价格推敲后,实现了这一套白嫖的切换方案。这一次变身的初衷是为了替换已经陪我6年之久的ITX主机、以及快4年已经问题百出的surface。主机的配置为4.8g的4790k+2070+2133 16g内存,400+800+1t机械配置,超频稳定使用了很长时间了,中间超坏过主板,炸过固态,总共用过4套itx方案,最坚挺的硬件要数1600万紫千红内存条x2了。Surface为pro4 58256,容量上短时间内还勉强够用,但明显已经有落伍硬件*以及捉急的性能释放属实是在拖后腿。

除了初衷外,还有我的一些执念,为什么说是执念呢因为这些东西没有也罢,第一是高速nvme硬盘,第二是高频内存,第三是外接显卡,第四是新制成带来的功耗降低。这是我多年想要换配置但无奈于性能一直过剩而没有落实的一些执念。我最新一期想过的配置是b550itx+5600x+3060+32g高频内存,从显卡的原地踏步和处理器选了个6c12t就可以看出来我只是想体验一下600帧的LOL泉水,过剩的性能对于我都是没什么吸引力的。

直到去年年底,这款新版14s成功的吸引了我,主要是38w的cpu释放,强到可以900p原神的核显,以及对比价位相当于白送的雷电接口。现在我终于有机会把它拿下,那么我的目标是制作一款可以替代surface和台式机的主力机,把它们拍在一起,不太改变我之前对于过剩性能的体验同时完成我的执念。

-外围外观

全铝合金外壳,观感还是不错的,但是手感以及细节都比较一般,无法做到mac、surface那种精致。这个材质不粘指纹,有能看出来的痕迹甚至手摸两下都能将就应付,因此不需要很经常的打理。

A面Lenovo logo、YOGA logo 剩下的一片空白,算不上好看但是绝对不难看,这个样式在联想的同期各种机型中应用还算比较多,这款的灰色很好的融入各种环境。

D面,整齐的冲孔进风口,喇叭孔,三块橡皮泥,win10标签,螺丝,没了。评论说按压有异响,确实,按压,捏起来放床上什么的都响,这也可能与我拆开换硬盘有关系。从长期使用来考虑,比起严丝合缝还是容易拆解更为重要。

转轴支持单手开合,最大开合180°,好评。挡出风口的结构,因为转轴是圆的影响不大,但是也不算最优设计。

有surface的前车之鉴,我这台机子保护的比较好,而机身能积攒脏东西的地方比较少或者是容易清理,除了接口刮蹭肉眼可见,擦一下基本上和新的一样。

 

接口

左边电源灯+俩雷电4,注意的是这个电源灯的图标有迷惑性,其实两个typec均可以作为充电接口。

右边极为先进的3.5mm接口,四段耳麦二合一。USB typeA,速率为5gbps,电源按钮和指示灯。

电源按钮无法合盖开机,除了强制关机只能在打开盖子的情况下操作,可以理解,这是为了防止误触。可是这个功能无法调整,给我我这种外接屏幕的使用方式带来了些许不便,如果要买立式的笔记本支架,就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

接口数量不足是整机最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出门很多时候不得不拿出来typec的扩展坞接设备,接口的稳定性较差更是加重了这个问题,网上不少usb断连的问题,我这里外接设备比较多,出现这个情况比较看使用环境和设备。如果你平时使用外接设备比较多,同时没有条件使用雷电扩展坞或者是外出使用的情况比较多,这一个缺点足够劝退。如果有投影的要求也需要注意这个机子没有常规的显示接口。

屏幕

玻璃面镜面屏幕。除了照到自己之外,还容易在正常使用角度反射灯光。整体边框也是现在流行的窄边框,屏占比高,顶上摄像头是720p的,清晰度并不是很够用;支持红外Windows Hello,不过由于视角不算大在腿上视角有可能无法解锁,这一点还是可以改进的。因为摄像头占据了非常小的空间,单手开合接触让这块成为了最容易留下手指印的地方。

对于贴雾面膜,可以解决反光和容易粘指纹的问题,不过会大幅度降低屏幕的清晰度,原厂对于这些一定是做过斟酌的,因此贴膜之前一定要考虑得失。我是贴了雾面不久就撕了。

有说屏幕顶部边缘开裂的,因为整个屏幕面比较单薄,我在贴膜的时候看擦屏幕的时候整个屏幕从左到右都弯了,试着掰了掰右上角,确实容易裂开,但是正常使用不会有问题。

屏幕尺寸14寸,机身相当于前几年大边框的13寸尺寸。

面板分辨率为2880*1800,缩放200%等效于1440*900,16:10的分辨率对于一些软件来说比较友好,而整数缩放可以让很多游戏在保持画面锐度的情况下流畅运行,这一点比很多150%-175%缩放的机子要好得多。

                                             

1440*900整数缩放示意图

色域为常规的100% srgb级别,没有追求DP3,日常使用足够,同时拥有400nit亮度,在窗户边上使用是没问题的。

色域以及对比surface

90hz,关闭核显的面板自刷新后ufotest跳帧测试通过,对于轻薄本这个刷新率很好的顾及了续航以及效果。同时ufotest可以看到略有拖影,因为无法测试响应速度的原因,只能描述一下这种东西能感觉到,我之前感觉这一点影响可能无法感知还是不正确的。

键盘触摸板

键盘比较大,这个尺寸可以对应全尺寸键盘的大小和间距,适应后很舒服。除了方向键是小号的没有过于阴间的键位,也不存在右上角开机键的设置,fn+esc可以快捷切换f区锁定。截图键强制映射到了win+shift+s快捷键,需要fn+截图才能是原始的ps键,不过这样更适合小白来使用,也算比较合理。

手感方面到手第一感觉和surface的typecover差远了,实际上触发力度和键程方面还是比较足的,逛商场随便摸过华为小米的,都软塌塌的,联想在这个价位本本的键盘调教还是比较出色的。

触摸板,面积足够,支持windows精准触摸板。对比mac,现在大部分玻璃覆盖的触摸板的顺滑度都上来了,但是下沉反馈还是有差距的。点按的声音比较合理,不会特别吵。有人反应这个触摸板有晃动的问题而我的没有出现这种问题,到手是一定要注意一下是否有这样的问题。

这部分有一个问题,触摸板和键盘会有冲突,并不是打字会频繁的舞出,而是在类似于Minecraft的游戏中仅使用内置键盘和触摸板游玩会经常的忽略某些操作。这个情况在笔记本上是比较少见的,虽然不影响日常的上网办公,在一些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游戏中尽量外接鼠标。

-硬件处理器

10nm 4c8t 全核4.2 Ghz四核3.8Ghz

我是从[email protected]过来的,这个感受就更明显了

CPU跑分对比之前的台式机

随便来一个cpuz,都是软件全关的测试,1135g7这里单核相当于3.8g的单核应该是测试错误,4.2g的情况下可以冲上520+。

r15测试也跟这个情况相近,两个处理器几乎在参数上就注定了性能非常接近,实际上也是这样。

因此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4790k同性能然后低了1/2-2/3的功耗(38w - 100w)。

内存

容量考虑到高频条的成本问题16g也能接受,高频条对线路有要求不能拆卸也能理解,当然为了战未来还是32g好一点,虽然短时间内,对于大部分人应该用干16g是非常难的,但是所有人都无法保证是否会有新的需求出现,所以还是比较希望新电脑能拿到32g内存的,没有32g的版本有一点可惜。

双通道LPDDR4 4266,速度更高,延迟也高一些。显然对于核显来说这样的配置很有必要,这里相比搭载3200频率内存的型号显卡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释放。

硬盘

看评论来看 三星西数还有一个什么随机发货,我的sn730应该算二等奖,基本上全是第一梯队的M2 ssd,没有太多可以说的。

容量512,主流容量,对于大多数人够用,我自己自然是要加到1t的。

我换了一块1t的固态显卡

Xe80EU,这里配4266双通道了,可以达到标称的性能。gtx750ti是我第一块显卡,也是卡吧常年的神级显卡,老家还在用这块卡,实际上性能接近但是这款核显在大部分游戏只能发挥出gtx750的水平,同时因为动态分配又有着比远高于gtx750ti 2g显存。这东西是很吸引我的一个地方,之后会单独的测试游戏性能。

另外一点新的显卡也就意味着更高级的显示输出通道支持,虽然不能完全用于打游戏,8k60或者是4k120有可能成为5年之后的办公环境的主流,这时候还能利用一下这台机子的输出能力。

Intel的硬件解码也比较强,8k 1000,000码率都可以带动,这时候换个性能两倍的独显说不定都要翻车,用来接受串流也是比较不错的。

其他

扬声器DOLBY音效,调教尚可,大音量下不会破音。Win10驱动会自动安装麦克风、DOLBY、小螃蟹声卡三个UWP应用,能调整的功能不多。

网卡为AX201,win11下有驱动问题会严重影响网速,需要更新到最新版本的驱动。

随机附赠65w氮化镓充电器,白色外观和电脑的灰色不是很搭,比较奇怪。充电线长1.8m,材质柔软,使用起来很舒适也不容易折坏。比起AMD版要求100w的充电头65w的第三方充电头比较好配,也算是一个优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充电头在夏季室温30℃的情况下满载温度较高,符合安全标准但是长时间使用后拔除需要小心烫手。

电池为61wh,之后续航部分在详细说明。

-优化操作系统优化

操作系统我重装了,如果也有到手安装专业版的需求,记得一定要把附带的office激活,赠送的office可以永久使用,并且支持换绑电脑,对于一个并非所有笔记本都赠送的软件肯定还是有成本的,建议无论自己用还是送人一定要激活一下。

如果不重装系统,最好关闭掉硬盘的BitLocker加密,对于一般人来讲这个功能用处不大,如果你需要使用这个功能也不要忘记备份加密的密钥,否则无法解密会相当的麻烦。

自带的软件,因为我已经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管家肯定是不在使用的,没法给出评价,替代产物是Lenovo Vantage,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可以提供摄像头和麦克风开关,关机供电、开盖开机、充电模式等设置,更为纯净一些。

Lenovo Vantage

另外Lenovo Utility也是一个值得安装的UWP应用,会提供各种切换功能的弹窗提升,还附带了两个快捷切换:fn+q切换省电模式、fn+r切换60/90hz刷新率。,我这里因为和K375键盘提示冲突,同时这个软件确实存在消息提示框阻挡鼠标事件的情况,就没有安装。

不过半年之后Lenovo Utility好像换了一个新版本,另外Lenovo Vantage在win11下有bug,这些东西实际上不装也不算特别的影响使用。、

Bug相关

有一个bios更新,这个是必装的,修复了90hz下开机或者被唤醒后在登陆界面会黑屏(准确的说是背光0%)很长时间的问题。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说明出厂前bios还未更新,更新这一个bios就可以解决。后期生产的机器应该都预装了新的bios。

Intel核显面板很有玩头,进入系统-功率,如果你感觉在电池模式下屏幕色彩偏淡,可以关闭这里的显示器节能,而面板自刷新会产生一个1s丢失一帧的bug,强迫症可以关闭。

intel显卡面板的节能设置-续航相关简谈续航体验

外设全部空置,也就是一个usb都不接,用一个蓝牙鼠标,连接普通的5G wifi,码字的情况下,只开着qq、浏览器,屏幕亮度50%,刷新率90hz,每10%的电显示有1小时的续航。

网络视频在10小时左右,但是比如b站这种有弹幕的视频网站,大量的弹幕在高分辨率之下会增加不少的功耗,让续航掉到5-6小时,这时关掉会有比较大的提升,或者也可以直接关闭弹幕。

精致睡眠,和我一起睡8个小时,随意的关一些程序然后扣上进入睡眠,然后一起睡觉,起床后不一定马上打开,再看到电量一般电量下降的数值为2%,极少情况下会3%,约4小时 使用1%的电。使用电池合盖默认会立即进入现代睡眠,风扇停转并且进入一个功耗超低的状态。因为合盖开机不太方便,这种睡眠允许手机那种很少关机,基本上都在睡眠的情况,我平时也经常这样来使用,需要用的时候直接唤醒即可。凑近还是可以听到电流声,但是耗电较低放进包中而不用担心会过热,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后来安装win11后睡眠的耗电增加,睡眠耗电高的bug可以通过重装操作系统解决,在放入包内、或者第二天有重要事宜时还是要关注机器日常休眠时的耗电最好关机,避免出现bug。

综合负载,我平时电池使用均为看网页看视频,偶尔打开游戏看一眼,有的时候写代码会带一点轻量的编译,用电池的情况下也不会运行重度负载,正常的续航5个小时左右,基本上就是两顿饭之间的时间差,见下图report文件。

 

第二次修改文章时最后几天的电池报告续航优化

1.Windows自带的电源管理

更改高级的电源管理设置是为了避免插电使用自动停止设备带来的一些问题,同时如果你使用电池模式,注意在休眠睡眠的时候尽可能的拔出外接设备避免无法唤醒。

 

被隐藏的电源选项

打开隐藏的注册表选项,网上的教程有不少。主要修改电源适配器模式下的节能选项,与此同时不要修改电池模式下的节能选项,并且保证电池模式的屏幕、休眠计时器不为“从不”,这样不会影响电脑的续航体验。

2.功耗调整

在电池模式下关闭睿频限制功耗,这是我常用的一个策略,也是保持电池模式冷静和省电的重点。这种情况下处理器频率会被限制到2.4Ghz,运算功耗最高18w,同时并不会带来特别大的性能损失。

最实用的方法是将电源方案的最大处理器状态调整至电池模式下99%,这样可以,这个调整同样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实现,后面会提到。

如果使用联想自带的fn+q,就只有极致性能为38w,其余为15w,区别并不大并且需要手动切换,存在遗忘的可能,也就导致了这个切换并没有太大的实用性。

3.ThrottleStop调整

早期的文章中我刚接触这种常驻ThrottleStop后台的cpu控制,实际上长时间使用下来足够稳定。

使用这个软件需要有一点软硬件的学习能力,如果感觉困难可以直接用上面的电源选项方法,效果接近。Ts的好处是可以切换自动/手动电源方案,不需要调整注册表,选项更详细。

软件主界面

黄色框子是需要用到的功能,epp就是SpeedShift的偏移参数0-255,越低频率越激进越费电,Disable Turbo就是关闭睿频,其他的大多数都不生效,turn on/off目前看不出来区别,options里主要关注以下部分:

option菜单

分别是:配置文件名称,任务栏图标,电源状态改变自动切换配置文件

任务栏图标可选,我习惯实时显示功耗和温度。

自动切换配置文件即为在插入和断开电源时需要切换到的电源方案。

4套方案抄作业:

12号方案打开睿频,epp为0和64,34方案关闭睿频,epp分别为255和96。

说明:

1号方案:不要命方案,睿频会一直顶死相当于刚说的高性能模式;

2号方案:平衡,比1号稍微省电一些,因为会在有一定负载的时候自动拉高频率对游戏基本不影响;

3号方案:极致省电,非必要情况下绝对不拉高频率,会有肉眼可见的响应速度下降,办公/看视频的环境下打开,配合60hz可以实现超长续航;

4号方案:电池默认,睿频关闭,然后也会根据负载自动调整频率,和2号效果接近。

1号和4号分别作为插电和电池的默认方案。建议使用2号和4号分别作为插电和电池的默认方案, TS崩溃会导致拔电无法切走1号方案导致合盖或者在包里迅速耗电。

 

自动启动需要自己去写任务计划程序,网上可以找到教程。触发器为登录账号,操作为启动TS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新建完一个计划要双击点开详情,在条件和设置中的选项全部取消勾选,即程序启动后会永远运行,很长一段时间我勾选了“允许按需运行任务”导致任务计划程序创建的TS在插拔电源时被关闭。

充电测试

充电时间使用原装的头不到2个小时,如果本身不加太高的负载1个小时10%充到80%差不多,高负载对于65w的原装头是存在会很影响充电速度的情况的,CPU极限可以跑到50w的package,已经倒着充了。而一般情况下100%只会掉到95%在开始充,因为我见过插着电好几个小时的99%的情况,不会出现掉到99.8%充回100%再掉再冲循环往复,这样对电池的寿命非常有帮助,这部分还是用心了的。

不要刻意的去开60%模式,经过我几个月的尝试,现在电池的固件还无法识别是被限制充到60%还是因为损耗无法继续充电,导致60%模式会让无缘无故的增加电池的损耗(虽然理论上循环和损耗都很更低了),唯一注意经常100%插电使用的话一个月完全放电一次即可。

如果需要长时间不开机,可以调整到60%模式放电到60%,再去关机。如果运输害怕意外开机,可以使用fn+s+v进入运输模式,会恢复到刚开箱需要插电源适配器才能开机的情况。这个快捷键同时可以修复usb失效的问题,之前我的typec全部失效并且无法充电就通过这个解决,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少跑一次售后。

我的小米充电宝3高配版,黑砖头45w那个,c to c接上,45w输出,不会显示充电器功率不足,可以利用充电宝满血跑一个多小时的游戏,或者是用充电宝完整的给电脑冲一次电,非常不错。只不过如果功耗较低的时候会满45w给笔记本充电,这样的效率是极低的。

低于45w的充电器就会显示功率不足了但是息屏或者是关机还是可以充电,所以哪天出短门忘了带充电器是可以利用一些快充头来充电的,只不过需要有20v协议,我的紫米30w头和红米的30w都可用。

反过来雷电4口的输出甚至可以触发快速充电,是15w还是18w不清楚,但是速度比type A快太多了,也就是说这一次出门只带了原装充电器但是急需要同时给手机和电脑充电?可以,充电头连电脑、手机c to c连电脑即可。试了一下同学游戏本的雷电4也行,以后C口普及了,也许忘带一个充电头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电脑:懂了,我就一大号充电宝)。同时因为较高的电源输出规范(5v 3A,而最开始USB3.0只有900mA),自从用上了雷电口再也没有出现移动硬盘因为供电不足掉盘的问题了。

 

-游戏测试电池模式

首先先从非常有意思的电池模式开始测试

电池跑光影MC

模拟重度负载打开了mc跑了一个光影(BLS),空地图是可以把显卡负载拉满的,由于在1440*900分辨率200%缩放的情况下下运行,帧数并不低,一直保持在75帧左右,可以说对处理器的要求也并不低,可以很好的代表用电池打游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CPU package显示19-20w整机应该在25w左右,意味着可以不插电使用2个多小时,实际上40%的电提示我57分钟,不要觉得看上去很低,这可是足够你打两把LOL甚至更多的时间。

游戏本在这里真的是全程汗颜,为什么这么说,都知道独显要比核显费电,得益于xe显卡优秀能耗比,整卡的功耗从GT core读数上只有13w!对比gtx750ti有接近5倍的能耗比优势,Intel挤牙膏,核显看来还是没挤的。独显还需要独立的供电、显存供电、电路消耗,而核显直接和cpu公用供电,和内存共享显存的耗电。独显即使达到同样的性能功耗肯定不止13w,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要么降低功率稳定续航,要么野兽模式电池一个小时哗哗的掉没了。

这里核显是满血运行的!一会插电测试就能看出来,也就是说在一些优化好的游戏里,只要不吃CPU插电与否体验几乎不会差太多,也就是100多帧守望先锋,1000多帧osu,csgo应该也可以100帧以上甚至200不过我没试过。

下面来到低负载的游戏,如果你有高性能游戏本,你会很清楚知道这个分水岭在哪,有的游戏一拔掉电池就疯狂掉帧,那是因为电池往往撑不住整机100w+的高功耗,为了保护电池显卡或者是处理器偷懒了,而有的游戏拔掉电池还能随便玩,那就是低负载游戏。刚刚说到了我的世界,我直接吧光影开到内置挡,开启垂直同步,这样就达到了CPU功耗7-9w,90fps,这个情况下风扇轻微转动,大概会有13w左右的整机功功耗,会为我们带来恐怖的4.5小时的续航,如果你不介意开一下60hz降档到原神级流畅度,CPU功耗会进一步下降到6-7w,续航来到6小时。这种低负载的游戏也同样有模拟器开一些手机游戏,dnf开垂直同步打单人,或者是开moonlight从N卡台式机串流视频然后玩游戏等等,都很容易到达4-6小时连续游玩的能力。

刚刚也说了LOL,实际上它还真属于低负载游戏,对处理器要求比较高,不能说对显卡要求低因为分辨率上来了gtx750ti还是吃力的,但是确实除了在泉水里,一直都是处理器瓶颈。我在电池模式下开了一波LOL练习,分辨率都没调直接保持2k全高抗锯齿还没关,直接跑出了泉水128帧,对线在90以上。

电池跑LOL

此时CPU功耗15w左右波动,也就是说满电打3把膀胱局没啥问题。但是这个游戏我一般是1440*900玩就够了,阴影打到中关抗锯齿开垂直同步,此时功耗10w左右依然90fps以上,并且更持久了。这种情况还有另一个用途,就是能在熄灯局迅速的切换到电池模式让你继续战斗,前提是你得连接用你电脑本身供电的usb网卡接墙插有线网络,或者是提前切换到宿舍里不断电的wifi或者是手机流量。

充电宝模式详细研究

使用充电宝断电重度游戏三个小时的例子,充电宝供电一个半小时左右(非全满,差一点充满),机身供电一个半小时耗电80%,负载是90hz、屏幕亮度开一半、不锁帧的FF14(优化很好45fps、显卡满载),CPU package大概25w,还有全程拖着5w左右的usb灯制造环境光保护眼睛,整机35w以上,续航只有不足2个小时。 验证我的猜想:充电宝确实提供了接近电量x2的效果、以及 在充电宝断电切换到电源供电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虽然ts会切换一下模式,然后帮我关掉睿频),过了一段时间按了一下开始菜单才发现任务栏进入电池模式了。

另一天,实在是干不到很晚了,这一次的情况和上一次差不多,只不过是60hz,CPU功耗降到了20w左右,风扇也转的更慢了,夜灯用充电宝供电,可以看到一个半小时72%的耗电。

有趣的是,这次接上充电宝后依然使用电池模式也就是关掉睿频的模式,cpu一直保持在20w,电量上升了,这证实了我说的情况,这个时候充电宝满载输出,输出效率低,更容易发热触发保护,而且一次放电变为两次放电会进一步加大损耗,如果作为备用电池是要避免充电宝给电脑充电的,用充电宝充电这种事情并不像手机那么划算。这种用途对电脑和充电宝的电池都不算太健康,我很期待未来笔记本板厂能够做一些对外接电池的优化,特别是快充充电宝越来越成熟的环境下。

 

电源模式

以下不特殊说明依然是全部1440*900

 

上面提到的MC两种情况下帧数一模一样,而开睿频反而会导致开光影的状态下帧数下降,还有不少的游戏都有这样的问题,真正能体现出来差距的是玩过一段时间的地图,会有非常多的玩家创建的元素,或者是不开光影并且不锁帧的情况下,就会把显卡瓶颈转向CPU,这时候吃单核性能,开睿频就会比不开帧数更高。Ps:mc在这里光影并不是能全开的,主流的性能光影都没问题,像是SE的HRR路径追踪光影就会出bug。

LOL插上电后睿频解锁,帧数提升到140左右(泉水290+),这就能满足高端电竞的入门水平了,和游戏本也能平起平坐,而且这个分辨率即使调到1920*1200依然不会很影响帧数,也就是完全可以回家外接一个144电竞屏打LOL,毕竟gtx750ti是LOL指定显卡。

守望先锋

这是刚刚没说的游戏,中画质有120左右。这里使用低画质,低预设 手动更改-材质高+模型中+smaa最高,1440*900 100%渲染,训练开始的画面帧数很低大概115,走出去会高很多,150-160帧,100基本上就是实战最低的帧数了,可以喂饱刷新率还是不错的。然后拔掉电比插电低30%左右,没有详细测试。这个游戏的刚开的一段时间会有一段类似编译缓存的时间,会吃满CPU,此时如果开游戏会让功耗上到一个双烤都很难看到的数值-50w然后撞温度墙掉频,风扇开始吸尘器模式,一段时间后就正常了,CPU30%左右,33w,恢复全核心3.8Ghz

这个游戏是最起码的那种看上去优化好,实际上对显卡负载不低的游戏,一旦进入了显卡瓶颈,比如说你硬用这块核显带外接的电竞屏,帧数表现还是会受限于显卡的3d渲染能力而变得很低,所以这里1680*1050我都没用,而是跑在1440*900下,而且只要稍微认真一点的电竞玩家,在不超过刷新率2-3倍的情况下,帧率是绝对高于画质的。

 

原神

画质是1440*900 最高预设,然后手动更改阴影中、TAA、渲染1.0、动态模糊关闭。

我随便挑了自己知道的压力很大的场景,第一个是蒙德城里晚上55帧左右,第二个就是风起地树正下方看向蒙德城50帧,其余地方一般都是60,显卡空转。如果调低画质让显卡压力更低,刚刚说的几个高负载的地方是可以上60帧的。

可以确定是处理器瓶颈的场景是利用试用角色的场景+大招疯狂触发反应,模拟多人游戏的体验,因为场景很简单可以确定是特效造成的处理器瓶颈,此时在45帧左右。

注意这个游戏没有真全屏,垂直同步在90刷新率下会让画面锁45帧,需要舍弃其一。

这个游戏明显相当吃处理器,虽然优化到位但是对于守望先锋来讲cpu功耗都高了3w左右达到了36w,接近功耗墙,还好CPU频率还是全程3.8Ghz。这个cpu要求真是为难了手机处理器了。

而锁60也让我对所有游戏的锁垂直同步60fps冠以“原神流畅度”的称号,实际上我测试的画质这个60和游戏本包括台式机的60体验差距还是很大的,卡顿会更加频繁的出现,在这个游戏上性能就不太像是gtx750ti更像是gtx750,应该有显存和内存抢带宽的问题,说这里不足够达到“原神流畅度”我觉得还是没问题的,除非你愿意进一步降低画质。

 

大表哥

弹出来的驱动版本的提示直接点确定,就可以进去了。

这个游戏还是可以玩的,就要看你更能够忍受低画质还是低帧数了,具体可以看一看一堆750ti神教发的说明。我是自己调教了很久在1440*900下得到的比较稳定的画质,可以看到野外35帧左右,比较卡的营地还能保持在30以上,而且画质你不仔细看还是会觉得非常不错的,表现也很稳定,比起ps4是同性能的显卡只不过跑不出1080p了而已。考虑到PC端是一个很吃显卡的游戏,不仔细看的话核显跑出来的画质也非常的不错,因而能有这样的帧数表现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这个游戏调画质非常麻烦,要频繁的重启,另外我这里试出来vulkan没DX12流畅,理论上vulkan帧数应该更高才对。

吃鸡

画质是全极低,抗锯齿最高,材质中,1440*900,训练场大概是40帧左右。因为这个游戏吃高频内存,这里又真的有频率很高的内存,处理器也很努力在工作(截图上能看出来4200mhz咬的很死,功耗温度都离墙比较远),所以帧数很稳定,一直都在40以上,你要说能玩还真能玩,很跟手虽然我压不住枪,甚至你如果常年用老爷机玩游戏还会觉得有一丝丝的湿滑。

吃鸡中AfterBurner的截图

记得当年隔壁同学用mx150十几帧吃鸡,真的是艰苦,如今核显就可以吃鸡,同学看过都表示很意外 。

 

DNF

典型的ljyx,不过作为我玩的最认真的游戏我还是很明白它能代表很大一部分游戏群体的游戏负载类型的。

酒店,不出所料直接冲着200上去了,在230左右,站街260,和老电脑差不多,老电脑因为是2070显卡,可以跑到更高一点到280左右。这个游戏突破不了锁300,说明即使帧生成时间在显卡的部分已经极低的情况下继续降低还是对帧数有帮助。

然后启动召唤进行全屏特效轰炸模式,大概就像下面这样:

这里窗口化居然可以全程90帧以上,我之前的台式机连80都保不住,应该是得益于11代超高的单核心性能,强于我之前的超频4790k,同时游戏据说还有一点点吃内存,之前的内存只能超到双通道2133这里则是达到了双通道4266。

这个游戏真全屏有一个“减少一次低效率写帧缓存”(纯瞎猜)的buff,对帧数有极大的提升。全屏下,站空场景的街已经能达到300帧,而召唤这个场景也达到了110帧以上,据我朋友的9400f在全屏下是不到100帧,这种情况下已经是极致顺滑的体验了。另外因为游戏是800*600,所以开了整数缩放在这个分辨率下是满高度的大果粒,满满的复古感。

给没玩过这个游戏的朋友说一声,实际游戏组队的话是4人,而且队友特效调节只是改透明度不会改变drawcall(包括上面的截图内大概有几千个伤害数字贴图但是被我调成0%了,所以不要觉得这个场景很简单),所以只会比这个更卡。

 

GTA5

可以看到我的进度只能到家旁边绕圈子,画质全最高,高级图形里只把扩展距离拉满,阴影从最高改成高,40-50FPS,虽然出的时间比较长了,不过这个画面还是足够证明核显的强大图形性能的。

总结

简单点说核显性能,直接对标gtx750即可,显存还高一些。

作为一个游戏玩家你一定要明白你玩游戏是倾向于什么类型,是随意玩还是消遣还是电竞,执着于画质还是帧数,执着于画面效果还是画面锐度,就不会出现像我一样买了个rtx2070到手直接进入贤者时间。我是随意玩,ljyx居多,也就是优化很差的网游。忍受不了低帧数,因为最近开始认真玩osu开始认识到了帧数对跟手性有严重的影响。对画面完全没啥要求,只要 镜头 一动起来看不出明显的差距就可以,比如说TAA(不是有一个东西跑过去了而是镜头运动的时候,TAA就仅仅是像是轻微的动态模糊而已)、阴影分辨率开到很低一大堆狗牙但是动起来还是看不到的东西;对锐度有一些要求,2k低画质高于1080中画质,材质不爆显存直接拉满。

而且因为我最近以来玩游戏的时间大幅减少,更多的时候我在盯着那一块2k180屏幕学习、敲代码、“学习“,我也比较喜欢又轻又小的东西,没有用到很多重量级的软件。这种情况下我选择这个水平的配置还是很合理的,尤其对于我比较执着的一些游戏,得益于他们比较偏向于CPU瓶颈,在核显的情况下就可以跑出接近甚至超过我原电脑的帧数,也算是达到了预想的效果。2070在这次矿潮中也成功化身空气,解决了我一直以来感觉有亏待于它然后让同学天天拿我电脑打守望吃鸡自己盯着surface无所事事的困苦。

总体来说你如果你真的对3A完全不感冒,顶多偶尔玩玩,这个机子完全可以让游戏本失去光彩,甚至对于一些奇怪的要求比如说上课打游戏,呃,火车上打游戏,嗯,星巴克打游戏…就是用电池打游戏,这种情况下的表现甚至比游戏本更好。

 

-散热性能理论烤机

这款机子超强的散热规模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同模具存在多压一块独显的情况。

很容易翻到测试的视频,大概就是会单烤fpu 38w下可以稳定3.5-3.6g功耗,实际上因为大部分负载不是纯FPU运算或者是用什么AVX指令集基本上是3.7-3.8甚至可以满血3.8。

双烤其实是一个没啥意义的测试因为在这个功耗墙之下必是处理器降频保证显卡满血运行,实际上根本不会有这种负载模式,游戏跑显卡,根本吃不满cpu,处理器只会在打游戏时保持比双烤还高的多的频率,实际上都是3.8g满血,上面也提到了。

这里的38w是pl1也就是长时间功耗限制,pl2高达60多w根本不会碰到,11代低压理论上是15-25w调整的,25w还行,15w光显卡就13w那跑游戏必然会在显卡处理器两边做取舍。而联想给到了38w的性能释放,相当于几乎不会撞墙,温度也控制的很到位,所以可以算是为数不多的满血4c8t11代u,除了少数25w的1165g7在负载不高的游戏或者是外界显卡的这种有限的情况下能略微超越这一款1135g7,这就是轻薄本中最强的存在,不是处理器排行,而是带上性能释放的机器排行。

因此那个新出的同模11300h就没啥意思了,高了4w的性能释放成全了多0.1-0.2的睿频,实际上是一套散热规格,实际上还给续航带来了不利影响,不值那比锐龙版还高的价格,就和当年买surface的那个年代i5i7都是2c4t有一点类似了。

实际使用

长时间负载情况我自己测试了小丸工具箱-一个效果T1梯队的x264视频转换软件,刚到几天我就凑着周末不熄灯让电脑来了两三天熬夜转码,跑了大概20个小时时长视频的批量转换然后扣上睡觉去,因为长时间满载我还是把后部抬高了一些减轻进风压力。关上之前可以看到功耗一直是38w不到、频率3.8g,cpu100%,合上后屏幕断开连接了,然后又开了60%电池模式,用倍思头60w进行供电,不会供电不足。早上起来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转码完成或者是还在继续跑,没有崩掉, 性能释放应该是全程都比较完整的。关于睡觉时的声音他离我的床最近,风扇一直比较大但是完全没达到最快的转速,除非你对声音特别敏感根本不会影响睡觉。这个过程中的温度,大概就是70-80℃上下,同时我们宿舍室温较高,在27℃左右。

风扇策略

不得不说一下风扇策略,风扇策略时间延后比较长,也就是说你平时开个网页会让功耗一下子蹿老高,温度也可能会到50℃但是并不一定会让风扇开始转动,反过来如果你从高负载出来,可能当前已经50摄氏度不到了,风扇会转一会才会停止。

风扇我这里分几档0关闭1轻微转动2高速转动3吸尘器模式。不像游戏本可以一键吸尘器,这个挡位会综合长时间短时间温度和功耗等等数据进行控制。

码字的情况下肯定是0,看视频0,加一些轻度负载比如说轻度游戏就会变成1 ,b站视频经常会转这一点也和弹幕负载有关,然后高负载的游戏或者是cpu运算会到达2,

因为cpu和GTcore是分离的,热量分散传导起来更容易,同样的功耗下cpu显卡共同负载的温度要低于纯cpu计算,风扇也会转的更慢一点。

触发吸尘器模式也就两种情况:

1-超过了38w而pl2有一分多钟,所以温度会急剧上升到90多度,这个时候因为风扇启动和热传导都会有一个滞后甚至会导致撞到温度墙,然后不一会风扇开始最高转速把温度拉回80多度,温度墙解禁,然后留给撞pl1之前的时间就没多少了,这种情况只在双烤会出现(守望那块的情况与之类似),单烤fpu根本不会出现48w以上的功耗;

2-就是温度压不住,大多数情况是你的入风口被挡住了,比如放在软质的表面,这样进风严重不足导致功耗也不算太高但是温度却不低了,30w就可能触发吸尘器模式。我们宿舍在27-28℃,桌子是硬质平板,没有做额外的垫高只用了自带的脚垫,即使是这样也很难触发吸尘器模式。

风扇声音大小在2是不算吵的,也就是说打游戏的情况下你甚至不能说它在吵,只能说风扇有点声音,编译程序转码视频这种纯CPU运算才会开始吵,至于1那种轻微的转动现在在熬夜码字也许还比较明显,白天或者是图书馆有一些底噪的情况下根本就听不见。这一方面肯定比游戏本要强,但是有不如轻薄本,根据长时间的经验来看风扇策略取决于温度并不受联想的电源模式的影响,因此压低功耗就可以让电脑静音不少。

 

外壳温度表现

低负载状态下(CPU功耗5w以下),没啥温度;轻度负载(功耗10w左右)的时候,D面中部温热,可以随便放在腿上使用,中度负载(功耗20w以下),D面中部和出风口部分会比较热,如果衣服比较薄是不方便直接放在腿上的。功耗再高,D面就会很热了。任意情况下掌托的温度都会很低,远低于体温,手在上面甚至不会觉得热,最热的键盘中心实际上温度也不高。发热最大的CPU是没有借助C、D面导热进行辅助散热的,这样设计的原因是散热规模足够,外壳隔热反而能带来舒适的使用体验;同时意味着可以通过导热贴进一步降低散热压力,不过这样外壳就会比较热了,而且导热贴的颜色会透过风扇孔漏出来,不太美观。

需要提一下的如果像我一样换过固态硬盘,散热是不一定可以完全贴合的,这个不影响日常使用,只会在长期大容量写入时导致主控过热降频。我在贴导热贴的时候第一次贴厚了,导致底面有一点变形,如果要贴一定要注意是否压弯了底板。

-扩展外设推荐

为了连接外设和硬盘等设备,同时让台式机模式下真的像个台式机,总有两三个空着的usb口,在扩展坞选择上的探索堪称把这台电脑打造成我想要的形态过程中最痛苦的经历,因为扩展坞搭配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兼容性问题,多花了不少钱,来来回回退了一些东西。

USB3

右边的usb3为5g速率TYPEA形态,例如日常挂一个2.4g的鼠标,这个接口就没了。唯一方便的地方是这个口是最常见的,TYPEA的hub也是保有量最高的,大多数情况下你翻出来一个hub就可以连接鼠标键盘和其他设备了。这个口的供电也是比较足的,如果出现硬盘掉电的情况,先考虑是不是hub的供电不足。

如果需要更高速度的接口,就需要到左边的雷电4转接了。这里说明兼容USB3.2 GEN1 GEN2(5g/10g)但是不兼容GEN2X2(20g),而且10g对电气性能要求极高,必须要使用标称10g的线材。

如这个跑10g会崩。

    这个就没有问题。

之前买的usb3.0线统统跑不过10g,都会卡断,线长超过1m或者过多的转接也会出问题,部分设计好的主板这方面问题可能比较少一些,我认为这种问题还是主板设计的问题。

显示输出

不具备视频输出接口也是这台机子的一个缺点,因此所有的显示输出都需要从雷电4接口引出,好在雷电4的视频输出能力很强,也可以向下兼容普通的全功能typec视频输出。因为全功能typec一线通会有通道打架问题,导致满速视频通道和满速usb通道无法兼得,因此不推荐视频USB同时传输的hub,推荐一口输出视频一口引出usb。

避坑方面,全功能typec在核显直出为dp信号,dp协议最高可以带动8k60,而其他接口均为转接,上限会较低。同时应该考虑准备带的显示器分辨率刷新率hdr等,因为转接芯片直接影响了输出的上限,又是这种转接头的主要成本来源。另外,不要多次转接,对比显卡输出,typec转接方案的叠加更容易出现问题。

供电问题

分两个方面:

反向充电,指充电器通过hub再去给笔记本充电,这样可以只占据一个接口,同时传输数据和充电,在usbhub、视频输出转接头都有具备反向充电的型号可以选择,注意一下自己的需求以及供电能力即可,一般的20v3A 60w即可满足需求。

usb供电,usb的供电能力本来就比较混乱,从900mA到3A不等,加上有反向充电,不确定的情况下尽量去使用机身的接口,或者是购买只能在外接供电下工作的hub。

雷电扩展

比较小众,因此研发成本摊到每个人头上就会比较高

雷电扩展坞,主要的好处是不会出现usb和视频输出抢通道的情况,可以体验到一线通,只推荐hp的zbook,能搜到不少二手,功能足够。像我一样选择全新的也可以,价格极高但质量和保修会靠谱一点。

显卡坞,从diy600左右到成品2000-4000不等,效果接近,就是体积和易用性可靠性的差距,我自己一直在用,正常使用不玩花的开箱即用,bug也并没有遇到,驱动都只需要windows自己打就好了。价格较高,尝鲜的话确实不错。

外接显卡跑大镖客-总结我日常使用的方案

除了出门带的小原装充电器、蓝牙鼠标以及usbhub,第一根线连接雷电扩展坞,扩展坞连接显示器、usbhub。usbhub转出声卡、有线网卡、连接键盘鼠标同时保留备用的usb口。一根线可以完成包括充电在内的所有事情,需要外接显卡则连接第二根线的显卡坞,右边的接口因为麻烦以及冲突一般在家不使用。需要出门直接拔下左边的线即可。

回家两根线解决所有连接台式机使用形态

最近换了win11,问题方面:网卡驱动需要重装,核显扩展屏幕拔出的时候会出现bug,续航时间减少应该重装系统就能解决,问题不算特别大的,这台电脑的性能也是符合升级条件的,如果上全新的win11的话我觉得是没问题的。

整体来说的优缺点:

优点:

双满血雷电4,概念先进,都支持充电。

处理器释放十分暴躁,CPU接近7700k,打游戏GPU和CPU全程满血。散热表现令人满意。

显示器规格好亮度、色域优秀,轻薄本上的2k+90刷新率的领头羊,同时200%游戏和软件缩放观感极佳。

键盘触摸板布局优越、手感优秀。

 

缺点

接口布局: A口少、没读卡器、无hdmi,同时扩展坞兼容性问题更加加重了这个问题。

电源键合盖无法操作。

摄像头一般,同时容易在开盖时吸指纹影响画质和Windows hello识别。

M.2仅有的情况下却只给到了pcie3.0。

触摸板在游戏时会出现冲突。

同款的对比

AMD款:

要求处理器性能选它,多核心运算能力不是强一点半点的,当然也有权衡问题比如缺少了雷电、电源需求更高、显卡内存性能差一点点等。

独显款:

不太推荐,无法与核显拉开压倒性的差距的同时增加了耗电,降低了续航,同时这个级别也做不到显卡直连内屏和输出外屏,这个内存copyback的损耗将导致一些高帧数的游戏不如直接跑在核显。

结语

雷电4实在是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虽然这个电脑最痛苦的时期也是因为接口,但是现在已经越来越喜欢这种移动堡垒的感觉了。

还记得我是想要把surface和我的itx主机合并到一起吗,我觉得可以完成任务了。

受益于雷电4接口的开放,笔记本大范围铺货,显卡坞价格实际能压缩到500之内,轻薄本+显卡扩展坞这个本应该比游戏本还冷门的选项逐渐走向众人的眼下。但凡你只会在面对着一块大屏幕加完备的外设才会产生对游戏的渴望,或者明白编程有俩屏幕+加机械键盘才是最低配置,你也一定会发出“我知道学校让带台式机就不会买个游戏本”这种感叹,投票完全冷落游戏本也是容易理解的。游戏本漂亮的配置实际上面临各种阉割以及过一段时间后散热造成的性能下降,远不如台式机好打理,14s配的超强散热在加上台式机级别显卡的显卡坞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很好的-媲美台式机稳定性的例子,现在单买显卡太贵游戏本还具有一战之力,如果显卡价格恢复正常就很难说了。

我喜欢又轻又小的东西,因此我也是itx较早入门的那批人。如今感到新的主流将会掀起,我也算是较早入坑显卡坞的一批人了。主机+轻薄本确实陪我度过了多年大学时光,轻薄本晚上熬夜、上课摸鱼嗯说得好听点吧上课记笔记、出门也能临时敲敲代码,台式机就是干啥都行,配个大屏机械键盘,白天就一直趴在上面。我也玩过非常有趣的串流-我这种搭配相当于私有云主机,网络好的情况下性能强劲,续航还给力,这都是我很看好的东西。主机+轻薄本 对比 轻薄本+显卡坞,唯一的缺点就是数据同步:固态U盘可以很快的拷贝项目,而我台式机更是有全天候全网络远程操控物理按键开机、强制关机,挂到ddns上的ip地址,通过远程协助、sftp也可以应对忘带数据的情况,虽然这已经超出一些只想简简单单用电脑的人的能力范围了,不论怎么样都没法避免两台设备交换数据需要时间。而现在,他们都被放到了一起,软件也再也不需要装两份,也不用担心轻薄本端容量一直比较小装不下太多软件。说这是唯一的缺陷,可以说很严重,也可以说不那么有影响,itx+轻薄本依然是很好的选择。

而itx+轻薄本性价比最高(非挖矿时期)在雷电成本下降的今天也算不上什么优势了。我这一套在旧设备全是二手价格出售+白花了一个必要性不高雷电扩展坞的钱+试错花了很多钱的情况下,还是做到了出入平衡。这个痛苦的表格我就不放了。你要明白itx+轻薄本你得为硬盘、主板处理器、内存等等付双倍的价格,有可能还需要便携显示器的需求,轻薄本还不能瞎买,一套下来并不一定比这轻薄本+显卡坞便宜。对于游戏本,在非挖矿时期,但凡你需要台式机级别的性能(举例子在20系在生产的时间段内需要台式机2060以上水平的性能)那就是一个非常没有性价比的存在,习武之人的体积重量 或者是 超贵的败家之眼+一堆性能妥协,你需要哪个呢。

这段时间的深度体验,我可以说这种组合是完全ok的,只不过现在成熟度不够,和当年的itx一样。如今itx逐渐成为各种大学生、出差族的选择,也成为了小白也能轻松驾驭的配置,完全是因为市面上的方案越来越成熟,等显卡坞的方案成熟了,自然会进入更多人的手里。乐不乐意为了这一番新鲜感折腾折腾,就得看你了,我呢是痛并快乐着。把轻薄本武装成台式机打大镖客、玩吃鸡的感觉真是一言难尽。

半年之后的补充

半年多的使用中,有长时间当台式机合盖使用也有出门只带充电器蓝牙鼠标,对于我的用途写写代码,高帧数ljyx,低画质3A体验很好,最大的感受还是数据永远都在身边的释然。

而市场产品的变化除了显卡坞因为台式机显卡长期短缺注定无法成为主流,轻薄本上的雷电接口,高刷屏,高功率的处理器性能释放都逐渐的走向主流,可以说作为一款一年前推出的产品在当时的前瞻性。也希望更多有用的功能能被厂商们从想象带到现实,这样才能带给大家更切实的换机动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